硕放机场在江苏省内率先恢复国际进口货运业务
小桥流水人家,村美民富人欢。
调研组一行实地察看了龙岩火车站北站房、公交枢纽以及罗龙路项目,了解项目进度、存在的困难等情况,并现场协调解决问题,明确下一步的工作任务。指挥部副总指挥张树溪、赖永龙参加调研活动
这也将为连城光电产业加快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据了解,连城县立足县域产业定位和企业产品优势,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组织优秀企业精准对接军民融合项目,签约落地一批军民融合项目,其中鑫晶蓝宝石、中触光电触摸屏、达米拉智能电视等一批企业参与军工企业产品供应合作,赛特真空隔热材料、申德光伏、爱得瓦led等企业获得军工企业的技术合作支持。近日,连城县重点光电企业福建鑫晶精密刚玉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蓝宝石光学窗口产品,通过航天科工二院专家评审验收,将为航天科工集团国防装备提供新型高尖端材料。去年以来,在连城县的牵线搭桥和全力推动下,鑫晶公司抓住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重要机遇,与航天科工集团开展军民融合项目对接并取得了实质性成效。该企业的蓝宝石光学窗口产品通过验收,标志着连城民企产品在国防装备应用上的突破,该产品属新型高尖端材料,在耐高温、硬度等核心技术指标大大优于现有其他材料,将广泛应用在海陆空国防装备上
据了解,连城县立足县域产业定位和企业产品优势,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组织优秀企业精准对接军民融合项目,签约落地一批军民融合项目,其中鑫晶蓝宝石、中触光电触摸屏、达米拉智能电视等一批企业参与军工企业产品供应合作,赛特真空隔热材料、申德光伏、爱得瓦led等企业获得军工企业的技术合作支持。这也将为连城光电产业加快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2016年11月,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单位。
一座闽粤赣边的生态文明城市正展现在人们面前。2016年全县实现林业总产值54.7亿元,林下经济产值24.22亿元。全县现有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林产品龙头企业2家。曾任捷文村党支部书记的李永兴说
来自深圳的客人刘先生昨日告诉记者:这几年,我每年夏天都会来武平,这里的生态环境太好了。全县现有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林产品龙头企业2家。
随后,武平县继续在全国率先探索实行林权抵押贷款、商品林赎买机制、兴林扶贫等一系列配套改革,极大激发了群众造林护林积极性。据统计,林改以来,武平县财政收入增长近10倍,武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近万元,农民人均林业纯收入增加8.1倍。2016年全县实现林业总产值54.7亿元,林下经济产值24.22亿元。武平,这个山区县正实现绿色崛起,也赢得一块块金字招牌:2015年12月,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武平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
武平的创举得到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的充分肯定,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从武平推至福建、到全国。山横翠微添新绿,人耕林下富有余。林改前,武平县的山林也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林农不能管、不敢管、不想管,村集体又管不住、管不好、没法管。林改以来,武平县造林面积71.5万亩,2016年森林覆盖率达79.7%,被评为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进典型县、全国绿化模范县。
原标题: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闽西新闻网讯(记者 王仰华 石芳 通讯员 钟茂富) 盛夏的梁野山,清新凉爽。生态优势成为武平的最大优势,生态立县绿色崛起成为武平的发展战略,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各个领域,激活了强大发展新动能。
武平县委书记陈厦生这样说。武平优美的生态,离不开发端于这里的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中国农村的又一场伟大革命。
从那时起,就再没有看到人家乱砍盗伐了。曾任捷文村党支部书记的李永兴说。2017年2月,成功创建福建省首个县域省级高新区。2001年12月30日,武平县敢为人先,在万安乡捷文村试点集体林权分到户,颁发全国第一本林权证,随后在全县推广,成为全国林改第一县。2017年5月,获国台办批准设立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武平用改革和实践,作答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和生态美、百姓富有机统一的科学决策。2016年11月,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单位。
因着这里美丽的景色,宜人的气候,来这里避暑的游客络绎不绝。一座闽粤赣边的生态文明城市正展现在人们面前。
2016年11月,首次跻身福建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率先全国的林改,让武平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
这对饱经沧桑的姐妹古石碑重立在南宝寨山,传扬着禁伐禁采的生态环保理念,护佑着一方百姓的幸福安康。禁碑刻文为:禁止 盗砍龙山杂木苗竹,盗割龙山箕草爬苲,油坑里左右不许挖石,乾隆四十七年郑黄两姓立。
7月15日,中都派出所与兴坊村派出工作人员赶赴梅州,找到了葛某,追回了石禁碑。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了解,民警获悉石碑已被卖给广东梅州的葛某,而葛某正准备将石碑高价转卖到香港。去年6月8日,黄先生偶然发现自家门前搓衣石与山腰上的姐姐碑一模一样,才知道禁碑有两块。两块碑文宣扬生态环保,告示村民按村规民约办事,保护山林。
多年过去,山腰间的姐姐禁碑被黄土杂草掩没,山脚下的妹妹禁碑被群众当作楼梯垫脚石。陈某于5月28日上午,开着三轮摩托车,来到了兴坊村,想偷运石碑,虽然遇到一位村民,但陈某连哄带骗地把禁碑快速运走。
昨日,兴坊村村支书黄先生介绍,原来在中都南宝寨山中有两块一模一样的石碑,是乾隆四十七年(1782)由兴坊村郑家和黄家两姓共同立下的。得知此事的兴坊村外出乡贤黄庆辉也积极协调追回石碑一事。
原先,一块立在南宝寨山腰上部,称姐姐禁碑。一块立在油坑里山脚下,称妹妹禁碑。
黄先生说,目前,被追回的石禁牌被立回原位。原标题:龙岩上杭235年的石禁碑追回啦。但是在今年5月份,立于村里公路边的禁碑不翼而飞,村民发现后及时报警。后来,经过调查,下都镇新寨村古董收购商陈某打探到兴坊村有了这块有235年历史的古石禁碑,动了心思。
碑文宣扬生态环保要求村民保护山林▲该石禁碑被立回原位台海网7月2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李贵荣 通讯员 丘俊芳 黄庆禄 文/图)这几日来,龙岩市上杭县中都镇群众,纷纷来到兴坊村南宝寨公园,观赏一块神奇的古石碑,这块有着235年历史的古石碑,失而复得。村民将其奉为宝物,因为它弘扬禁伐禁采的生态环保理念。
村两委商量重立此碑于南宝寨山脚下。2012年,兴坊村在兴建南宝寨公园时,先将山腰的禁碑重新立了起来,供人们爬山时驻足观赏
但是在今年5月份,立于村里公路边的禁碑不翼而飞,村民发现后及时报警。原先,一块立在南宝寨山腰上部,称姐姐禁碑。
#相关推荐
-
评论列表 (0条)